核心觀點:不要抱怨資本嫌貧愛富,資本的天性就是奔著高利潤、高回報去的。與搞實體經濟相比,資本炒作往往來錢更快也更多。但是,如果企業主無法安心做實業,如果整個社會都抱著“寧炒一座樓、不開一家廠”的浮躁心態,誰還來保住國民經濟的“根基”和“本錢”?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易曉東/東方IC)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審議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推動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同時,李克強指出,“這麼高的融資成本,市場主體怎麼安心創業?長期下去,中小微企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都難以承受!”(7月23日中國政府網)
      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之一,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一直牽動著國民經濟的神經……不過,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處境又似乎有點兒不尷不尬,急需用錢卻又沒能力拿到錢一直是小微企業主心頭一塊揮散不去的陰霾。
      按理說,中國儲蓄率居世界首位,外匯儲備也全球第一,資本應該並不短缺,為什麼小微企業就是得不到相應的資本配置呢?
      道理往往簡單而朴素:資本總是逐利的。在我們的印象中,銀行總是忙活著張羅大企業、大項目。畢竟,商業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做虧本買賣。發放貸款也是本著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的原則。大型銀行有著符合這三項原則更好的客戶——大企業、壟斷性行業、上市公司等,完全可以讓其“吃飽”,何必再去自尋煩惱趟中小微企業這灘水呢?
      所以,一份用詳盡數據總結的《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90%的小型企業和95%的微型企業,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係。但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創造了全國80%的就業、60%的GDP以及50%的稅收。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小微企業都是穩定經濟、吸納就業、提供社會服務的重要載體。對於銀行而言,無論從社會責任還是經營理念來說,都不應該也不能忽視這股力量。正如李克強總理引用的小說家阿瑟·黑利《錢商》里的故事那樣,“作為一家商業銀行,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要做,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都說融資有多難,其實對於小微企業而言,融資貴往往比融資難更為突出。融資鏈條過長,不必要的稅費又太重,導致融資成本層層加碼。正是在這樣一種雙重夾擊之下,利潤比刀片還薄,讓小微企業主倍感“亞歷山大”。
      於是,小微企業的“高成本”讓許多投資者望而生畏,棄它而去。不要抱怨資本嫌貧愛富,資本的天性就是奔著高利潤、高回報去的。與搞實體經濟相比,資本炒作往往來錢更快也更多。但是,如果企業主無法安心做實業,如果整個社會都抱著“寧炒一座樓、不開一家廠”的浮躁心態,誰還來保住國民經濟的“根基”和“本錢”,又如何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呢?
      沒有小微企業的良性發展,就談不上實體經濟的振興。我們要為小微企業創造一個講規範、講公平的市場經濟環境。因為,一旦多一個圓滑的投機者,就會少一個勤懇的實業家。(周姍姍)  (原標題:降低融資成本 別讓小微企業主“無法安心搞實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53okma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